多地推出暑期托管服務,或將解決孩子們“暑期遷徙”難題
暑假到了,孩子們去哪?7月2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教委處了解到,北京市將于近日啟動面向小學一年級至五年級學生的學生暑期托管服務。具體來看,該暑期托管將由各區教委組織,且不安排學科培訓和集體授課。據悉,北京發布該項舉措之前,上海、武漢等多地均已發布暑期托管通知,可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托管服務。對家長來說,多地推出的暑期托管服務,或將解決目前孩子們的“暑期遷徙”難題,但具體托管細則的制定,還有待進一步推敲和關注。
多地提供托管服務
7月2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教委了解到,為幫助有需要的家庭和學生過好暑期生活,北京市將組織面向小學一年級至五年級學生的托管服務,具體執行由各區教委組織,遵循公益、志愿的原則。根據各區的實際情況,計劃將以街道、鄉鎮為單位確定托管服務承辦學校,學生以就近的原則參加托管服務。
據北京市教委方面透露,北京市暑期托管的服務內容主要包括提供學習場所,開放圖書館、閱覽室,有組織地開展體育活動等,不組織學科培訓和集體授課。費用方面,將適當向家長收取費用,對家庭困難的學生免收托管服務費用。同時,北京市教委也強調,開展暑期托管時要實行校園封閉管理,落實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并倡議社會各界和相關單位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為中小學生提供暑期托管服務。
實際上,北京并非今年首個推出暑期托管服務的地區。據北京商報記者觀察統計,目前包括上海、武漢、河南等在內的多地,均已在今年推出相應的暑期托管服務。
以上海為例,據“上海教育”微信公眾號信息顯示,2021年的上海市小學生愛心暑托班自6月21日起開放報名,全市共開設了543個辦班點,覆蓋所有街道和鄉鎮。具體辦班時間共兩期,第一期為7月5日-23日;第二期為7月26日-8月13日。每期托管班的時間為3周,面向具有上海小學學籍的學生開放(不包含幼升小學生)。
結束孩子的“暑期遷徙”
“早上七點起床,背上書包,被媽媽送去奶奶家或者姑姑家,上午寫作業,下午出門玩和上課外班。”這是二年級學生果果去年的暑假生活。果果的父母是雙職工,平常的工作很忙。“他放假之前,勉強還能應付,晚上給他輔導作業,他放假之后,只能讓他去親戚家,要不就是自己在家,我們實在是沒精力照顧。”果果的媽媽高女士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
像高女士這樣的情況并不是個例,除了把孩子送到親戚家,也有家長選擇在暑假把孩子送到各個課外班和社會機構開辦的托管班里。沒時間看管,擔心孩子的作業和飲食,是不少家長一到暑假就犯難的問題。
“作為家長,我肯定希望官方能推出托管機構。”高女士表示,對社會上的機構,她很難放心。“大家選機構都是口口相傳,交流后覺得哪家服務水平還可以才會報名,也比較耗費心力。要是學校能官方辦托管,給孩子們組織一些活動,那我再放心不過了。”
具體細則待推敲
盡管開辦暑期托管是不少家長的期盼,但托管具體的落地工作和細則還有待各地方的推敲。從目前已推出具體托管措施的武漢和上海來看,上述兩地開展暑期托育,牽頭單位除了市教委,還有共青團市委的身影,并有市民政局、市婦聯等多個部門共同參與主辦,多部門的協作也為暑期托管的開展提供了更多的行政支持。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各地都在趕著“暑期托管”這股浪潮。“但推出什么樣的具體舉措,需要各地去進行深入調查,我認為孩子在暑假期間進行的活動應該是多種多樣的。”
而從北京市教委剛發布的暑期托管服務信息來看,文中特別強調了不組織學科培訓和集體授課這一項,同時明確將開放圖書館、閱覽室等場所,并表示將有組織地開展體育活動等,一定程度上將托管重心放在課外活動中。
對于暑期托管的注意事項,儲朝暉也特別指出,應注意學校工作本身具有的邊界和職責,不能將其無限延長。“托管和學校教育并不等同,尤其是在假期,暑假應更注重讓孩子通過多種方式發展自己,充分地玩,基于這種考慮,開展托管工作時一定要多方位、全面地考慮。并且一定要堅持基本的自愿原則。”
就目前情況來看,北京市的暑期托管服務剛剛釋放出訊號,尚未出臺具體細則,未來如何實現學校、教師、學生三方的平衡,如何保證內容的科學,北京商報記者將持續關注更多政策細節的發布。
(北京商報記者 程銘劼 趙博宇)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