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完成小麥收獲面積805萬畝,機收率達到98.7%
6月27日,記者從省農業機械發展中心獲悉,今年全省小麥機收已經全部結束,全省完成小麥收獲面積805萬畝,其中小麥機收面積795萬畝,機收率達到98.7%;完成機復播面積470萬畝、豆類50萬畝,機播率達到99.3%。
今年“三夏”期間,全省共投入農機具30余萬臺,其中投入小麥聯合收獲機1.2萬余臺,出省參加跨區作業的收獲機1573臺,引進外省收獲機1953臺,小麥機收高峰期間,日投入聯合收獲機近萬臺,收獲面積近80萬畝。農業機械承擔和完成了全省95%以上的“三夏”農業生產任務,既保證了小麥顆粒歸倉,又為秋糧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為切實做好今年的“三夏”工作,確保按時保質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我省下發了《山西省農業機械發展中心關于做好2021年“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的通知》《關于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農機抗災保豐收工作的通知》,全省農機部門充分利用拖拉機、聯合收獲機年審年檢的有利時機,對拖拉機、聯合收獲機進行了檢驗、檢修,確保機車良好的技術狀態。按規定免費為機手發放跨區作業證,及時做好機手信息登記、備案、上報工作。
各市、縣農機部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一線,結合農業生產實際,圍繞農機安全生產、農機社會化服務、農機新技術推廣等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累計培訓農機手1.5萬余人。各地根據需要與中石油、中石化簽訂合作協議,“三夏”期間,農機加油實行優質優惠服務,在中石油、中石化指定加油站柴油在掛牌價的基礎上每升優惠0.5元以上。今年“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開展以來,我省高度重視小麥機收減損工作,大力推廣高效低損收獲,促進增產增收。6月3日和10日,全國糧食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山西分賽區分別在運城市鹽湖區和臨汾市翼城縣開賽,20余名機手參加了比武。機手在指定的麥田里開展小麥機收作業,專家組在機手的作業區隨機劃定取樣區撿拾掉損麥粒,測量機收損失量和損失率,最終測算平均損失率為0.68%,比往年降低0.5個百分點,可減少糧食損失0.24億斤。同時,各市、縣農機部門在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中,通過發放《小麥機收減損倡議書》和《小麥機收減損技術指導書》等形式,廣泛開展小麥機收減損宣傳,動員機手和農機戶共同參與,最大限度減少機收損失,確保糧食豐產豐收。
在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中,我省大力推廣低損收獲、秸稈還田、免耕播種、高效施藥等先進適用機械化技術,開展小麥機收、秸稈還田、秋糧復播一條龍作業模式,確保夏糧應收盡收,秋糧應播盡播,切實確保糧食播種面積不減。同時,提倡小麥秸稈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轉化,提升秸稈綜合利用效益,杜絕焚燒秸稈行為發生,減少環保壓力,提高耕地地力,打造“綠色三夏”。
各級農機部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在“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中,推行“一隊一崗一車”服務活動。黨員服務隊深入夏收一線,開展信息咨詢、技術指導、解決矛盾糾紛、作業調度等服務;黨員先鋒崗在提醒參加跨區作業的機手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幫助他們解決生產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跨區機手做好相關服務;黨員示范車在軍、烈、孤、困、寡等群體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提供優先、優惠、優質和免除作業費的“三優一免”服務。
(記者 王秀娟)
責任編輯:hnmd003